的声音如清泉,温声细语地询问曾有为的状况,并鼓励曾有为要积极面对逆境。「希望在明天,千万别气馁!」
曾有为既心酸又惭愧。
「你有空间时间,来中心帮忙也好,别一个人闷在家里。」
曾有为迟疑了片刻,终于答应。
第二天,曾有为早上七点鐘便到中心报到。
戴淑敏的笑容像冬日阳光般直射到她心深处。
戴淑敏没有让曾有为干些粗浅的工作,直接让她去「拉赞助」。
曾有为第一个反应是「拒绝」,但耐不住对方诚恳的目光,唯有硬牙答应试试。
曾有为曾经是富人,她十分明白富人的心理。
----他们大多「心虚」,认为自己的成就都是靠运气,但运气会溜走,唯有寄望积功德,祈求可以留住好运。与此同时,能出名就更好。
曾有为硬着头皮联络了两位记者朋友,举办一个类似「饥饉三十」的筹款活动;短短一週,便为中心筹获半年经费。
戴淑敏兴奋得直接给曾有为一个大大的拥抱。
曾有为心中的满足感比起那次十五分鐘赚三百万还要高。
她终于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金钱、名声,原来远远不及「帮助别人」来得有意义,那踏实的感觉,能令人感到「活着真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