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和自己的大臣们在会议上议论争执了很久,亚历山大自己都始终拿不定主意。
主要是有人心存幻想,觉得俄国还没有山穷水尽。
特别是西线的大明军队前进速度过于缓慢,而南线的大明军队在难民涌入之后也停止了进攻。让有些人觉得,大明的力量也到极限了,俄国继续扛下去有机会赢。
他们觉得最起码不会输的很难靠近。
亚历山大与李策凌不同,他自己对自己的国家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认知,经常会受到摆在眼前的各种信息干扰。
跟大臣们讨论的越多,亚历山大就越是犹豫拿不定主意。
长期犹豫基本可以等同于拒绝,在俄国投降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一直到天工二十二年结束,亚历山大都没有决定。
在大明的将领们看来,这就是再次拒绝了最后通牒了,也意味着大明必须对他们痛下杀手了。
从天公二十二年八月份开始,大明与顺国、俄国、奥斯曼三国的战争正式爆发,三国就进入了截然不同的三种状态。
如果一个国家是一只野兽,那奥斯曼就是被突然性的直接切断了喉咙,随即迅速进入了死亡状态。
只剩下四肢还有可能发生细微的条件反射,整个身体本身已经没有挣扎的能力了。
俄国像是落入了陷阱,被绳套拴住了手脚,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能力,猎人拿出刀子来给它放血。
它仍然能够继续猛挣扎,但只是在绳套的范围内活动,身体力量也正在迅速的减弱。
顺国就是中了毒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慢漫无目的猛烈挣扎,但是药劲上来之后就会慢慢安静下来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