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与此同时,顺国的皇帝李策凌,在整个天工十九年都是焦急的不行。
他知道西域和中亚草原的封臣们,有至少一半跑去大明开会了,根本没有理会李策凌的劝说。
如果这些部落全部配合大明作战,从这些部落直接出击或者作为基地,那战争刚刚开始整个西域和中亚就直接没了。
但是李策凌现在却仍然没有勇气直接对大明宣战,还是希望能够迫使大明主动宣战。
也是因为印度的手工业生产建设需要时间。
如果可以的话,李策凌希望这个时间足够长,最好是十年二十年的级别。
如果大明只是单纯孤立和言语攻击,那李策凌可以继续忍下去。
但大明如果持续不断地拉拢自己的盟友,用非战争手段分割顺国的疆域,就让李策凌变得异常焦躁而又无可奈何。
俄国、顺国、奥斯曼三国同盟会议上,也已经确定了坚壁清野的防御战略,都在等着大明进攻。
关键是三国的将领和官员现在都认为,主动进攻大明是没有胜算的。
只有在本土煎熬和损耗大明的力量,让大明认为继续完全征服自己不划算,承诺和允许自己继续保持独立是唯一出路。
李策凌同时判断,就算派人去了哈密的部落,也不可能全部直接跳反到大明一方。大部分人肯定会继续观望,等着顺国和大明朝廷正式开战,看双方出现了明显的胜负征兆之后,再决定到底倒向哪一边。
应该只有少数部落会在局势未明朗的时候直接跳反站队。
所以李策凌左思右想,犹豫考虑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选择先忍耐,同时派人调查这些部落的情况。
但是这些派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