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顺的汉人贵族和军官一旦在印度扎根,就慢慢开始觉得北方的草原就是累赘了,与蒙古人的关系也就开始疏远了。
但是与此同时,大明已经把铁路修到了哈密,已经贴着顺国北疆的边沿了。
顺国的北方边疆属于蒙古人。
有了铁路这种交通工具,大明与蒙古人之间的贸易活动迅速增加。
蒙古人直接跟大明人贸易,通过草原特产能换到的东西,比跟顺国朝廷从印度榨取的东西精致多了。
民间的走私活动,半官方的渗透行动,在可见或者不可见的地方不断滋长。
顺国朝廷不希望与大明过多的往来,希望北方的蒙古人依赖印度本土的物资供应,而不是直接从大明那边换。
所以说顺国朝廷这几年一直在想办法,想要限制与大明的贸易和走私活动。
这导致蒙古人与顺国朝廷更加离心离德。
李策凌讨论这种敏感问题,直接没有找普通的蒙古人来,但是身份特殊的渥巴锡叫上了。
渥巴锡虽然也算是准噶尔蒙古人,但是他不是中亚和西域的本土蒙古人,而是带着族人从俄国跳槽过来的。
所以渥巴锡在顺国的蒙古人群体中比较孤立。
关键是渥巴锡的部署和同族,大多都集中在顺国西北部,在与俄国交接的地方,而不是东方的大明旁边。
渥巴锡跟大明没有什么直接利益纠葛,可以在这种问题上发表相对客观的意见。
渥巴锡听到点名,认真斟酌了一下语言:
“禀陛下,臣觉得明国皇帝好大喜功,应该不会就这么彻底停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