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让工匠们设计涡轮增压系统,设计涡轮动力回收系统,再把喷水加力系统整出来测试。
这些技术全部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估计也需要五到十年。
到时候航空发动机的功率应该能够突破两千马力。
未来相关产业的人员继续打磨几年,应该能和历史上那样突破三千马力。
但那也已经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时代的极限了,在相同的技术路线上不可能会有更大幅度的提升了。
所以在活塞发动机的研究继续进行的同时,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发也要正式启动了。
涡轮发动机不能算是新项目,朱简烜在十几年前提出搞内燃机和蒸汽轮机的时候,汪莱就已经在朱简烜的提示下有了想法。
按照朱简烜当初的安排,科学院和工程院成立了一个小组,一直在做小规模的预研。
他们这些年已经确认了涡轮发动机是可行的,他们后续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是配合基础研究方面的工匠攻关新材料。
涡轮发动机的原理不算难,机械结构甚至比活塞发动机还要简单,本质上就是用火吹动的风扇。
整个涡轮发动机产业的技术难点,基本都在材料强度和生产工艺上。
现在正式启动研究项目,小组扩展成为正式的涡轮实验室,正式开始试制涡轮发动机。
包括战斗机使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预警机和中小运输机使用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驱动火箭和导弹的发动机。
这些技术原理具有相关性的项目,同时被列入了实验室的研究列表中,即将同时开始实际的攻关。
朱简烜在会议现场直接提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