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应天府的江宁县和上元县,各自管理半个应天府城和郊外的一部分地区,看上去跟现在地级市的区没有区别。
但附郭县的政治概念与区完全不同,它们性质上是“没有独立县城的县”。
他们的所有政治地位,与应天府所辖的其他的城外的郊区的县,都是明确属于府的下属机构,且没有代管和直管之分。
古代的官员,不想当附郭县的知县,更愿意去当郊县的知县。
民国设置城市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建成区独立出来,建成区基本都是附郭县,所以城市就采用附郭县的名字。
例如庐州府附郭县是合肥县,设立城市的时候理所当然的成了“合肥”市。
最后合肥市又变成地级市,代管其他郊县。
其他的郊县并入地级市的时候就别扭了,我们大家本来都是庐州府的一员,现在我怎么成了你合肥的下属了?
你合肥变成地级市了,我为什么不能啊?当不了地级市我不能当县级市?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像是东昌府聊城县变成了聊城市,曹州府菏泽县变成了菏泽市,黄州府黄冈县变成了黄冈市。
松江府上海县,变成了上海市松江区,这个级别完全颠倒过来了。
还有在设置城市的过程中,曾经将县政府迁到了郊外,专门负责郊外的农村地区,将城区留给城市管理。
比如顺天府大兴县和宛平县,本来都是管理顺天府城事务的,后来都搬出去成了郊县。
最后又在原来大兴县、宛平县管理的城区设置了东城区和西城区。
以至于有人以为古代的大兴县人也是农村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