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虽然提高了工商业群体的社会地位,但是没有能力削弱传统贵族群体,崇祯自己也是传统贵族的代表。
按照基本的政治逻辑,社会制度要适应经济基础,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
本来应该成为社会主体的群体如果长期被压迫,关键是无法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应有的地位,就有可能会通过暴力手段夺取自己应得的地位。
也就是武装革命。
朱简烜就算是不去做直接的社会调研,也能根据前世学习到的历史和政治知识判断:
大明商人和工匠群体,对地方封建领主、土地贵族、保守官员的态度,肯定是深恶痛绝的。
分封制导致不同地区的法律不同,税率不同,税收制度千奇百怪,严重影响商业交易。
关键是,宛如土皇帝的封建领主,多半不会严格遵守自己定的法律,会利用特权强行掠夺商人的资产。
贵族和官僚利用政治特权和巨额的社会财富,在市场竞争中随意压制普通商人。
大量的工匠和商人不得不依附于传统贵族和官员才能生存。
如果纯粹商人和工匠们能够找到机会的话,应该是很乐意把这些人全杀了的。
这种矛盾已经普遍存在于当今的大明社会上。
只是崇祯皇帝留下的鼓励工商业政策影响还在,工匠和商人已经有了与农民平等的地位。
大明还能够通过高附加值的瓷器、丝绸、茶叶去剪欧洲人的羊毛。
普通工匠和商人也能稍微分到部分利润,他们还没有被逼到必须造反才能活的境地。
所以现在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