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嘲笑的想法。
高拱望着胡宗宪、王崇古两位专业人士,道:“戚继光、俞大猷的安排没有不妥帖的地方,就这样办吧?”
胡宗宪、王崇古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内阁共五人在场,高拱、胡宗宪、王崇古三人同意对辽东军进行防备,这件事已经可以通过了,可为了顾及元辅的面子,仍票拟了一番。
全票通过,内阁秘密给山海关下达公文,严密关注辽东镇、辽东军的动向,以防不测。
又以内阁的名义,下达了两条明令,一条,向李成梁战况进展过慢表达不满,催促加快清剿,一条,让北原建设军团动一动。
诸事安排下去,锦衣卫也送来了有关李成梁、辽东镇的情况。
李成梁勾结矿监税使高淮、巡抚赵楫在辽东镇大肆搜刮,三人被称为“辽左三恶”。
甚至有辽东民谣曰:“辽人无脑,皆淮剜之;辽人无髓,皆淮吸之,实成梁代剜之、代吸之矣。”
辽东巡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省巡抚,正二品封疆大吏,全称“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是朝廷设立的一个低品高位的巡抚职位。
从正统元年设立,目的为加强对辽东都司管理,辖区包括辽东都司全境。
由于辽东镇是军镇,绝大多数权力都在总兵官手中,辽东巡抚就成了真巡、抚。
大明朝的矿监税使太监,权力是非常大的。
矿监税使太监可以通过增税、滥税的方式大肆搜括银两,设置重重关卡收税,导致商贾无利可图,而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在永乐朝后,大明朝矿冶采炼业需求增多,矿监税使太监因此获利甚丰。
今嘉靖年间,全国的矿厂大半都由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