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字迹虽漫漶不清,但若仔细辨认,宛然在目。
陈以勤看了好一阵,幽声一叹道:“好一奇珍,白白糟蹋。”
朱七不由得失惊了,这可是圣上为那些辞官挂印封疆大吏所制之物,就连皇宫都没留,元辅都没舍得用,从同门(同僚)手中得到,就转赠给阁臣了,不料陈阁老说出这样的话,忍不住问道:“怎么?”
“名贵、难得的鸡血青玉,再添上天然生成的这四个字,说是绝世奇珍也不为过,只是,糟蹋了,就是糟蹋了。”
“请阁老赐教,怎么就糟蹋了呢?”朱七虚心求教道。
陈以勤再叹道:“将宝石制成砚,看上去十分精美不假,但殊不知如此石质坚硬无比,是磨不出墨来的,只能当做一件玩物而已,岂不可惜?”
见朱七将信将疑地盯着自己,陈以勤淡淡一笑,倒了一些水在青石砚里边磨墨,果然滑不受墨,磨出的黑水油珠儿一样乱滚,沾不到砚上。
朱七服了,道:“可惜,可惜!”
“确是可惜!”
陈以勤点点头,道:“万物之生成,都是造化之功,非人力可为。荀子《劝学篇》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聪明人比糊涂人强的,就是能顺着人情物理去做。
如果用非其材,违背着人情物理行事,必然会闹出笑话来。
紫檀黄杨可以雕佛,如果拿来做轿杠用,岂不毁了。
这块玉如果落到良工巧匠之手,饰以黄龙,雕以蟠龙,可置于天子明堂之上……”
说到这里,陈以勤停了下,朱七却明白了阁老的意思。
这方青石砚,哪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