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再就是,请所有人相信一个道理,一个无数人争抢的职位,必定是个好职位。
所有的人都在唾骂大明朝皇帝薄恩寡义,待仕薄寡,可为什么还没有那么多人在争着抢着考取功名,入仕当官?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天地间。
最聪明的就是读书人。
一面抨击着俸禄低,一面积极着做官,骂名都让朝廷,都让皇帝背了,好处却都留在了自己手中。
总会有人说,在大明朝当官,当清官,会没有房子住,会无食饿死、死后也无钱葬身。
历朝历代,哪个朝代、哪个年间没有饿死的清官?没有无居的清官?没有死后无钱葬身的清官?
中华上下五千年,凡是一国都城,京城的衣、食、住、行有便宜的吗?
两世为人,朱厚熜知道,纵使是后世,在脚下这座京城里,也没有给所有在京公务员一套房子。
给不给得起两说,就是给得起,那十数亿的人民能愿意吗?
清官不易。
却永远与绝大多数官员无关。
所以,任何朝代,任何时间,朝廷都没有亏待官员,这群人,始终享受着当世最好的一切。
去贪,去占,不是活不下去,而是心中的欲望在作祟,贪得无厌,平民百姓死活与它们何干?
这便是朱厚熜在去年,血洗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官场,杀了数万官员,而没有丝毫心生不忍的原因。
既然群臣都在上疏增加俸禄,加就是了,但不论怎么加,朝廷对官员俸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