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便随郑渠进了宫。郑渠一路都在阖目小憩,将到宫门前,他忽撩起车帘,凝望那高高飞起的檐角片刻,放下帘子,笑道:“丫头,你是个聪明人,今日入宫,许多事便会就此改变。你读过不少书,想必也知晓,除前朝外,自古女子为官者甚少,但亦并非不可能,只是这路途会比寻常男子艰难许多,你心里需有个盘算。”
杨枝一惊,猝然抬目:“郑大人……”
“别打断我。”郑渠道:“我老郑难得语重心长一回,你别搅了我好容易酝酿的情绪。”
“我说这话并非是劝你打退堂鼓,你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才,心思细腻,机敏灵巧,最难得的是,还有一颗宽仁的心。若非柳敬常,实话说,我也愿意将你留在身边。我其实也知晓你入大理寺必有所图,但你自己可能身在其中还看不透或者不敢看透,你本就是个有想法、有抱负、有智慧的姑娘,这些都不是那桩小图所赋予你的,你当好好想想这些时日在大理寺的经历,想想你究竟想要什么。”
“想想你究竟想要什么”——年幼的时候,看父王与臣子侃侃而谈,看薛穹慨评时局时她不是没有过妄想,尤其是当夫子夸她聪慧之时。那时她想,她若是男儿,是不是许多事都会不一样。
这些年她看过经历过许多事,亦有过很多次“忍不住”,有时候不免意气用事,甚至与人结仇。可她从未后悔,甚至被江令筹踹翻在地,狼狈不堪时,她也未曾后悔过。
其实自进入大理寺这些时日来,她已做了很多分外之事。她本该一心一意寻母亲的踪迹与消息,但不知怎的,柳轶尘拉着她查案时,她心中没有一丝抵触,甚至兴致颇高,连柳轶尘给她的三日假期也未当真休上。
柳轶尘当日招她入大理寺时曾说聪敏之人皆有个毛病,喜欢追本溯源,求一个真字。一个真字——冤假错案下的庐山真面是真,昏昏乾坤中的素朴真心是真,污世浮尘中的荡秽涤浊亦是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