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如此,导演廖斐鸿对拍摄的画面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
因此拍摄进度很快,大概半个小时不到,前面两场戏就搞定了。
“丁小雨,丁小雨就位!”
制片人黄万伯拿着大喇叭在大喊。
小剧组不像大剧组那样各种分工明确,《终极一班》投资不多,阵容也不强,也算小制作。
全剧组的工作人员加起来也就十几个,导演、制片人兼职场记的情况都有。
“来了!”
吴焯拍了拍脸,小跑过去。
还别说,第一次开始拍摄,还真有点紧张。
“台词都……”
黄万伯照例询问,问到一半,才想起丁小雨这场戏一个台词没有。
于是转变说辞。
“好好演,争取一遍就过。”
“k,各就各位,《终极一班》第三场第五场第一幕开始!”
“atin!”
黄万伯将场记牌“啪”的一声按下,随着场记牌声音落下,另一边的摄影机立刻开始运转,几个演员按照要求站在不同位置,按照剧本开始表演。
很多人都觉得拍摄开始时按下的场记牌应该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
事实上,这东西是一个记录拍摄的重要工具。
场记板上面写着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一端可以开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