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这无疑也会造成政治动荡。
并且内阁与六部也总揽了财政与施政权,等土木堡之后,甚至还能插手军权,以至于大明王朝中后期又陷入一个死循环。
即以文官集团为代表的相权和皇权争斗,万历天启这帮人摆烂的根源就在于此。
现在政治体系进行了变动,把相权分开,这样就导致文官之间只能内斗,很难影响到皇权,又必须依附于皇权,反而关系很牢靠。
只是这样也需要皇帝英明。
至少目前在朱标的领导下,大明的上层决策权力中心并没有出现分裂的迹象。
虽然每个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或许有不同的意见,但多是对事不对人,也不拉帮结派,往往都是以事情对错来决定派系。
有的时候上午因为某件事几个人抱团发表观点,下午就可能因为另外一件事而站到对立的两方阵营当中。
往往某件事情争论不休,朱标就会站出来拍板做决定。
从目前的大明顶端政治生态来看,这种氛围还是不错,效率高,有能给出意见的人,有能拿主意的人,也有能拍板的人。
加上锦衣卫与都察院的下放加快了下面基层官府的办事效率,导致现在大明的国家决策还是稳步推进。
今天商议的就是在一些干旱地区修水渠的问题,现在大明不缺粮,但正是有钱有粮的时候就得搞建设,免得灾荒一来,才想起水渠还没修。
政策落实是个关键,朱标还是得亲自把控一下。
商谈完事情,朱标遣散朝臣,随即前往乾清宫。
等他到乾清宫的时候才发现大殿内人居然还挺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