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听调不听宣。
郑崇俭、贺人龙、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抃等人的例子都在前面。
朱由检这个人的问题就在这里。
他只想听好消息,不想听坏消息。哪怕这些人前面战功再多,之前打了多少次胜仗,可一旦打一次败仗,他就会把这些人杀掉。
如此功罪不能相互抵消,下面的这些人自然也就一个个不敢再用心做事,直至亡国。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左良玉只是为了自保。
当然。
即便如此,也不能为他肆意劫掠百姓而脱罪。
劫掠了就是劫掠了。
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是无奈之举就能原谅他的罪责。
否则对那些被劫掠的百姓何其不公平。
只能说人性是复杂的,无法单纯地用好坏来形容。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对付流寇的战功当中,左良玉的战功已经是仅次于孙传庭的存在。
而这次来长沙,便是与吕大器达成了交易。
由于左良玉的伯乐侯恂被温体仁、薛国观等人嫉妒而弹劾入狱,吕大器又与温体仁等人交好,因而左良玉心中戒备。
不过吕大器还是很有大局观,亲自前往左良玉营中与之详谈,并给予粮草军饷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左良玉决定亲自率兵二十万攻下长沙。
只是说是二十万,其实精锐也就那么两三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