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可以不计较。
但如果涉及到利益,那么就得上秤掂量掂量。
正好使者被你们杀,不就是最好的借口吗?
当然。
为使者报仇大义名分的口号得喊响亮些。
名正言顺也免得落旁人的口舌。
国内的宣传也要到位。
朱云峰他们县作为打字复印之乡,弄了很多打印机过来。
朝廷兴办报纸、杂志,建立大明皇家报社、出版社,对这件事大肆宣扬。
宣扬出去的自然是日本杀使者在前,大明出兵报复在后,杀得日本人胆寒,活捉他们南北朝天皇。
如此也能振奋人心,提升民族自信力。
而与被活捉的天皇一起送来的,还有日本的投降国书,以及各地大名的脑袋。
平安京一战,日军当场死了三万多人,明军一路追击,又杀了数万之众,杀得整个日本的武士阶级为之一空。
战后家家户户挂素縞,哀嚎传遍整个日本。
这一战,日本人也终于见识到了他们与大明之间的差距,那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抗衡。
残存下来的各地大名、世家家督,纷纷上书请求投降。
言语当中对大明极尽谄媚,把罪责都推给南朝怀良亲王以及号召各路诸侯提刀上洛的土岐氏。
日本民族的极端矛盾性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遇到比他们弱小的,就残暴至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