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造成起义不断。
洪武时期农民起义次数达三十多次,仅次于明末崇祯时期。
在这种环境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此时的大明需要的不是继续东征西讨,而是像汉文帝和汉景帝一样,与民休息,恢复国力。
这并非是朱云峰自己的见解,而是有历史根据的。
比如“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开元盛世”“仁宣之治”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即前面的皇帝一直在打仗,导致国力空虚,百姓弊病,后面的皇帝就采取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
包括永乐盛世朱棣南征北战,耗费大量国力,但实际上也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算是一边打仗一边休养,才让国家没有崩溃。
直到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期间停止战争,专注于发展才算是让大明的国家真正强盛。
“仁宣之治”也被公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如果不是朱祁镇带着大明几十万精锐在土木堡不战自溃,让大明由盛转衰的话,这样的盛世或许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而朱标的施政纲领其实和明仁宗跟明宣宗差不多,都是主张国家休养生息,发展国力为主。
他上位更能尽快恢复国力。
尽管朱棣打下很大疆土,但却属于锦上添的范畴。
因为朱元璋时期,明朝的版图就已经非常大,达到了722万平方公里。
朱棣主要打下的是东北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为奴儿干都司,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
其次是越南北部和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