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八八五年,也就是光绪十一年的时候,李鸿章在伦敦看了马克沁机枪的射击表演。
当得知半分钟打出了三百发枪弹,耗银三十英镑的时候连声说,“太快,太快。太贵,太贵。”
说归说,做归做,作为大清国的使臣,当时洋务派的代表,还是很热衷于买买买的。
于是,李大人当场就买了几挺样枪。
回国后,金陵制造局按照英国造的实物,仿制了一些样枪。
但是由于国内的冶炼技术不过关,钢材质量不行,容易炸膛,所以就没有量产。
之后,民国时期,又按照实物仿制德国的1908马克沁重机枪,大概生产了三百挺之后停产。
直到民国二十四年的时候,经过改进,生产出来民国二四式重机枪,在抗战期间,仿制了一万八千多挺。
眼前这个,应该是英国原产的那种,装在架子上,底下还有轮子可以推着。
至于那炮,曲绍扬只能大致看出来是克虏伯的炮,但具体是哪一款,不太清楚。
反正这个时候,七十五毫米的山炮还没生产出来呢。
眼前这个口径没那么粗,而且还挺笨重,需要好几匹马才能拉的动。
“你不是让我帮你买炸药么?我这正好就认识了几个国外的军火贩子。
上次小外甥满月的时候,你不是还跟我提了句,让我多留意下。
只要是国外比较先进的武器,但凡能淘登到的,就尽量往回划拉。
我没事儿的时候就跟那些人闲扯,还别说,真就管用,了不少银子,让他们帮我淘登了四挺这个机枪,两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