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曲绍扬还特地给大柱子送信过去,想让大柱子过来当大把头。
这又是金厂,又是山场子的,处处都缺少人手,家里这些伙计各有各的差事,真抽不出多少人手了。好在,八月初十,兴业和几个伙计,领着一百五六十人,回到了猫耳山。
这些大多都是山东人,老家混不下去了,漂洋过海来闯关东,到了之后发现,不知道该去哪儿。
正好兴业带着巡检衙门的公文过去招揽人手。
一听说这边有地方安顿他们,想做工的可以做工,想开荒种地的可以借给米粮、工具,不少人就心动了,跟着兴业来了猫耳山。
眼下秋收刚刚开始,还不到开荒的季节,所以这些人只能先打短工。
于是曲绍扬跟那些人说了金厂和山场子要盖房的事,问他们乐意乐意过去干活,一天管三顿饭,还给开工钱。
能够翻山越海来关东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过来就是为了挣钱的,不挑具体干什么。
再者,他们过来的时候也听人说了,伐木、放排、淘金、挖参,都是关东山比较赚钱的生计。
如今有机会进木帮、金帮,那还不乐得?
一百多号人,很轻松就安排好了,暂时先由兴业管着,等过一阵子再说。
“大人,我在金州等地,跟中人说好了,让他们招揽了人,就往咱这儿送。”
安顿好这一批人,兴业才有机会跟曲绍扬说起这一趟出门的事情。
“好,差事办的不错,等过年的时候,给你包个大红包。”
兴业现在也历练出来了,办事稳妥老练,交给他的差事,不用曲绍扬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