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大雍在这些年的无战事、少灾害中中不仅休养生息,而且在稳定的生存环境之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则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当得起一句国泰民安。
商路已开,皇商兼大雍使者谈漪漪离开大雍六年尚未归来,但商路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大雍不再是压在附属国头上的“主人”,更是将其从穷困贫瘠中解放出来的“恩人”。比起对火臼的惧怕,附属国们开始真情实感地追随大雍,服从大雍,跟着大雍便饿不着。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文化的发展。谈漪漪开辟了一条财富之路,同时还撒下了文化的种子。
附属国们开始仰慕大雍的文化,以学大雍话、大雍文化为荣。
轮回似的,附属国们提出了让大雍群臣们产生应激的要求,即希望大雍允许他们派遣王子公主到大雍来学习大雍文化。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多年以前的乌斯藏国王子司月,直到如今大雍也没有找到司月的人或尸体。
倒是乌斯藏国那边已经被大雍派了人接手治理,派的人中官职最大的是周皇后的表兄,当届的探花,辗转在地方为官历练三年的谢琛。
那种不毛之地是没人愿意去的,但谢探花却挺身而出,愿意肩负起教化众人去治理蛮夷之地。
可见与周皇后流淌着一部分相同血液的人也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伟大性格。
附属国请求来学大雍文化遭到了大雍臣子们的抵触,但在周皇后耐心地同众人分析了利弊之后大家还是松口了。倒不是周寅如今已经有了说服百官的威望,实际上不同意才只是暂时的,为了彰显大雍大国气度,怎么也要同意的。只不过是周皇后的温柔分析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众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