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这个考量的合理度,可是,我心里–是说不出来的绝对不情愿;我本来想说因为自己不是太笨,不过其实我应该说是彦教得好,所以,在我入学不到一年吧,我的功课已经都跟得上,需要彦的帮忙越来越少;其实,不光是我需要的帮忙变少,而根本我在班上几乎都没有出过前五名.功课上不是时时需要彦的帮忙的事实,变成我每天到彦家就是要在他家练琴,但仍”顺带”在他家吃点心吃饭洗澡…,有时还过夜外加吃早餐和带午餐便当.我知道我妈不想让人家觉得她把彦家当成免费的安亲班,佔尽彦家便宜;我有讲过说我没有不喜欢外婆,可是,除去我衷心喜欢那台平台钢琴外,我更捨不得这样跟彦在一起的生活.我可以了解人情世故上我妈必需这样考虑,可是–我真的全心希望事情没有照着她的打算那样走.
结果,我妈妈去问彦妈关于房子做隔音工程的问题时,彦妈一口就说,她希望我仍旧过去她家,原因仍是因为我们的钢琴和小提琴.
在碰到彦之前,我不知道我对这两样乐器究竟是不是真的算是有兴趣;我喜欢它们的声音,我喜欢教我琴的老师,但是,对于一遍又一遍练个没完的事情,从我妈每天都要又催又叫的这一点来看,我可能还没有真正喜欢到可以自动自发的地步.在台湾再开始学琴,我没有太多的感觉,虽然新老师很好,我也喜欢他们,只是,我知道我自己做得好像有一点和尚撞鐘的味道.可是,因为老师是姐弟,而彦和我又那样靠近,很自然而然的,他们认为我们应该一起练习,互相伴奏和烘托,这样可以激发和增进彼此的潜能和实力.
他们这样的想法,打开了彦和我的另一扇门,通往一个让我们两人都惊叹欣喜的世界.
以前我听彦练琴,觉得他跟我差不多,只是咚咚咚会弹,音符有拉准,节拍有算对而已,讲起来也不过是”无过之功”;我们第一首合作的曲子是贝多芬的menueting,我们分开各自练习时,我觉得好像练得普通而已,我知道我有”学会”,不过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可是,当我们两个人一起演奏的时候-我觉得用”蹦出火花”来形容,好像过份陈腔滥调,问题是–真的就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