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这是何意?”冯掌院的学识精通,粗粗看过便能评判出这答卷的水平:“这卷子水平还成,但说破天也就前十,要让这顶了谢愈的魁首之位,我可不服。”
周尚书看得稍慢一些,但很快也看完,听了冯掌院的评判,不由在心里默默点头,但周尚书此人老成持重,知道李祭酒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虽然心里有着和冯掌院同样的疑惑,但默不作声地等着解释。
此时冯掌院的还皱着眉盯着李祭酒,一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绝不罢休的样子。
谁知道李祭酒却露出个胸有成竹的微笑:“冯掌院也认可,这几份答卷水平堪为前十?”
冯掌院点头认可,虽说用词不是那么的精巧,但从行文结构和文章质量上来看,忝为前十并无问题。
“这就好办了。”李祭酒迅速动了起来,将摆好的答卷调整顺序。
“诸位再看,这样可行?”
周尚书摸着胡子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
随即看向冯掌院,却只见冯掌院也在微微颔首。
却原来,李祭酒将前十里靠后的几份答卷抽了出来啊,再换上特意挑出来那几份北人的答卷,这样一来,前十里北人四人南人六人,考虑到南北方文风的差异,就算魁首给南方来的谢愈,其他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三人难得达成了共识,遂由周尚书执笔,将这一科的名次写上奏折,上报内阁。
折子上赫然写着:第一名,金陵谢氏子,名愈。
经内阁票拟后,这份奏折终于到了昌永帝的案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