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羽实录》载,当年煌羽三月万寿,帝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八百二十有九,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并按照惯例,煌到承德避暑,也与传詔所有的来访宾客,均可按时赴京参加设于承德山庄的万树园之寿宴,煌当时即席赋《万叟宴》诗一首,故得名「煌羽万叟宴」,当时庆祝彩棚,从西直门一直延伸至万树园,长达二十里,然后下旨给礼部亦特别作出规定从六月初一至九月终,京官均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之常例。
二月底,于万树园正门前,重设酒筵招待外国使节、八阳旗大臣、官兵及间散人年九十岁以上者7人,八十岁以上之192人,七十岁以上1394人,六十五岁以上1012人,其他礼遇如前,八月二十八日,于畅春园皇太后宫门前,宴请70岁以上之八旗老妇,九十岁以上者就席宫门内,八十岁以上者就席丹墀下,其馀均在宫门之外,此次贺寿满汉耆老多达6600馀人,加上眾多八旗老妇,参加此次「千叟宴」之总人数不下7000人,盛况空前,传为后世之千古佳话。
三月,煌的万寿月正式开始,三月一日,最具盛大空前的祝贺人潮都涌进了垣日宫,由于在此之前的万寿大典前期,王公大臣均进献寿礼与前朝古玩、当朝奇珍、翰墨书画、匠师杰作,万路千途,薈萃宫闕,以示诚敬祝颂之意,而煌的万寿节,各路祝贺人都不敢忘本,纷纷进献珍稀之物,但煌因为身性节俭,所以退回一些珍希古玩,将其兑现后一半充值国库,另一半传旨分给百姓,贫苦穷人,得到不少的讚扬之声,而在宫中,皇子皇孙为父皇母后呈敬寿礼,更表达了尊亲孝道。
三月十六日,皇帝万寿前夕,皇太子奕?与煌四子奕禎率诸弟与子、孙侄,进围屏二组,每一组16扇,共计32扇,屏心正面纸地,上为皇子所写七言律诗,背面则为绢地,上绣不同篆体的寿字万个,皇孙所献围屏,装饰工艺与皇子所献相同,唯诗是五言律诗,煌与美美是相当满意寿礼贡品或精美、或典雅、或实用,寓意吉祥,构思巧妙,品类丰富,既可满足日常之用,又可做愉悦身心的日常赏玩。
而一些周边国家亦派遣使节团体,携带贡品,入朝进献,共沾万寿荣光,大曌王朝一向厚往薄来,亦藉此增强与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