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的吐鲁番、阿克苏、疏勒,北道的伊犁、乌鲁木齐,北线的君士坦丁堡,中线的巴米扬部落,南线的马什哈德、巴格达、阿列颇、阿达纳、大马士革等国,恩威并施,歷时三个月,成功打通西域丝绸之路。
十月,班定成功招抚西夏,并派遣王道与其子王奔为正副将率军西征,日军这次是征伐北面契丹,日金军攻陷都城仲繆府,契丹国王投降,此时,日金汗国的领土扩展到了包括今蒙古高原、今中国黄土高原、葱岭、满洲平原、华北平原、中亚河中地区、亚塞拜然以东的大伊朗大部。
十二月,第二次征伐察哈尔,主将是瀧二,副将是王奔,还有察哈尔降臣军师戈喇宗,大军一日攻占蒙原府和古阳府、二日攻占蒙南府古益都府、三日再次攻占了蒙州、陕北蒙保和鄜州、四日攻占蒙安、五日攻占了宝当、蒙翔和蒲州,六日攻占了蒙中、土关。
歷时一年一个月的大西征不但证明煌所领导的日金汗国远胜于成吉思汗,还正式打通了颂廷政权统治以来堵塞近八十年的丝绸之路,英国冒险家也来华寻找消失的楼兰古国,成为一段传说。
月末,德义第一次造反,煌轻叹:「德义终究还是造反了」,亲自率兵御驾亲征,将其困于济南城,德义守城心腹王海举城投降并迫使德义南逃云南。
而在这之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与丹木儿汗国的第一次衝突,早在天圣元年,阿木答兀(准嘎丹父亲)与开原镇守官詹雄等不协,胁同住达官谋叛,诈传帝旨,肆行剽掠,裹胁千馀口至朝鲜阿木河近地东良北,又迁至图们江外,屡拒日金特使招抚,畏罪逃匿,拒还所掠人口,曾一度向大立王国悔罪谢恩,但潜隐山谷,不敢入朝。
早在七月中,复拒日金招抚的阿木答兀,纠结了“七姓野人”(今赫哲人),围攻日金汗国的军队,这也是煌为何拟定西征的最主要原因,月中,阿木答兀被日金军与蒙古喀喇沁首领猛哥(索洛木父亲)打败,旋又纠集七姓野人8千馀眾,杀死猛哥,九月,遣使往諭,令其归还所掠人口、财物,未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