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重温一本经典力学的物理教材花了他整整五个小时,这本教材写得很细,看那砖头般的厚度就看得出来,教材编写者像是生怕读者看不懂一样,讲得详细到近乎啰嗦了。对沈青飞这种学过的人来说这本教材当然算不上太好,不过他觉得,就算自己真的从来没学过物理,看完这本教材,应该也能入门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那这本教材就是编得很好的。
教材写得过分详细,沈青飞却也没有跳页,耐心地全看完了,当然不是因为他需要它们辅助他理解,而是他想尽量体会这个陌生世界的教材编写者的思路与想法。
哪怕知识点是同样的,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出题的方式却会有所不同。
为了尽快适应这种不同,他刚刚基本没动课后练习,现在开始一起做,靠题量冲刷自己的思维惯性。
他又花了两个小时把课后习题写完,改完,开始做总结。
题型还好,虽然有不同但不同得不算严重。
这本书所有的课后习题全是多选题,选项也不是四个,而要多得多,少则十个,多则二十。
然后是出题习惯的细节不同,比如挖坑埋陷阱的地方偏好很不一样,不过沈青飞做完这么多题,已经顺利地把新陷阱也刻进dna了。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把要注意的细节找了个本子全写下来,正式开考前再看一遍。
截止目前为止,这本书算是被他看完了,不过他没有立刻开始看下一本,而是合上书,拿起了自己刚刚潦草写下的草稿。
众所周知,课后习题和正经考试题目的难度差距堪比拧螺丝与造原子弹。
所以沈青飞当然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