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人物分析,不是白做的。
事实上,这次对于程程来说,本来就是人物为主,剧本为辅的。因为是应对招生考试的表演,事先要一个面面俱到的剧本,那也不可能。
程程不扮演‘余静娅’,按照她的表演法,她就是‘余静娅’。余静娅听到母亲、老师,还有无关人说话,插不上嘴,是不会强行插话的。她只是脸上对母亲的‘责备’有些不服,又因‘父亲’的话有些忧虑——她也是读过书的孩子,因为没见过社会,容易被骗,对来招生的私立学校有某种幻想,但她也不是傻瓜。
‘父亲’对这种野鸡大学的说法没人提也就算了,一旦提起,那肯定也是会不安的。
那对父子的家庭情况比余静娅家要好,余静娅很容易就能感觉到,所以表现在外,她还有点儿自怨自艾。对于她来说,去招生学校的决定没有下定,很大原因就是钱的问题。不是拿不出来,只是家里要找亲戚借,拉一些饥荒。
如果上了学,真的没帮助,那她的压力就大了。
但这对于人家来说,就单纯是个选择。如果选择的结果达不到预期,也就是那么回事了。正如这‘父亲’说的,‘就当找个地方管教他,这个年龄他又不愿意出去工作,总好过混社会胡闹吧’。
曾经的观察生活表演练习发挥了作用,‘余静娅’这类角色,程程已经彻底消化了。她这个时候就是余静娅,那样细微的心情变化,却精准地通过无言的表演显露了出来——这正是表演这门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地方。真的纯粹是生活了,是没法让观众那么‘清晰’观察到的。
生活本身相当‘混沌’呢。
招生老师此时此刻,注意力也渐渐从同组其他考生向程程转移。
‘表演’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微妙,真不是谁声音大,谁就能吸引眼球。想要在舞台上表现出吸引力,需要一种张力、一种真实,不同于真实生活的‘真实’,所谓‘戏剧性真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