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一番小花的。在程荔月眼里,小花还是很有做生意的头脑的,等到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社会政策放松了,她靠着自己的头脑每月赚得肯定不会比进厂当工人的少。
厨房那边的菜很快就做好了,一桌年夜饭也就整治好了,黄姥姥和汤奶奶两个人手艺都好得没话说,一桌子的菜全都香喷喷的,硬菜占一半,每一道量都足足的,像是红烧肉还有肉圆这种味道大的,香味都飘出了墙,隔壁两边的邻居单是闻着味都被馋的不得了。
不过邻居们也习惯了,谁叫黄家一家子都是大厂职工呢?全都在拿工资,家里条件在他们这边街道是数一数二的,年夜饭这么丰盛没毛病,人家吃得起。
同时邻居们也都在感叹黄姥姥和黄姥爷有福气,家里小辈都这么出息,以前谁想得到啊?
要知道早十年那会儿,虽然面上不说,但是邻居们心里没少嘀咕——老两口没儿子,也没工作,只靠着黄姥爷一手木工挣点零钱生活,大闺女又带着儿子回娘家守寡,多添两张嘴,另外一个闺女嫁人了好几年也没生出孩子,这样的黄家当时可实在看不出什么潜力来。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都黄家,谁不说一声好啊?一家子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了。
果然啊,这前头吃了多少苦,后面就能享多少福,可不能小看谁家了,谁知道人家的日子哪天就变好了,让你拍马都追不上的那种。
程荔月和黄从云和程金华一家三口在这边吃完年夜饭之后并没有走,夜里就在这边挤一挤睡下了。
而到了第二天一早,一大家子人起来一起包饺子,剁馅的剁馅,和面的和面,擀饺子的擀饺子皮,再来几个包饺子的。
十一口人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要是不一齐动手的话,就一两个人在那包,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吃到饺子呢!今天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