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考核的新生只有十五人,年岁在十岁到?三十岁之间,招生范围实在有些广。
学导领着那十五人进了青荫院旁边的夫子楼, 里面专门准备有一间静室,负责出?题和?监考的夫子已经在静室里等着了。
剩下?还有四十几人都是报考的立才院,成才院无人报考。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顾名思义, 若都已经成才了,不去建功立业,谁还跑来书院里呆着啊?!
立才院分五馆,占地面积极广。
剩下?四十几名考生报考弘文馆和?弘武馆的人数差不多?是对半开。
弘农馆、冶器馆、格物馆则无人问津,由此可见望海书院生源分配是极其不平均的。
不过这也跟时下?职业的高低贵贱有关。
学文习武皆有机会为?官,职业天花板可以高到?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可农器格物即便学有所?成,到?最后顶多?也就只能?当个?工匠大师傅, 收入一般不说,地位还不高。
耿培延先带着众人去了弘文馆,门口同样有学导等着。
林岁晓等报考弘文馆的学子自觉出?列。
学导见耿培延几人竟然想从自个?眼皮子底下?溜走?,当即便骂道:“弘武馆是在天边吗,需要?你们几个?人前仆后继地去领路,都不上早课了!”
耿培延反应最快,大义凛然道:“确实,我一个?人去就行?了,几位师兄师弟先上早课去吧,莫要?耽误了春日的大好晨光才是。”
几位师兄师弟面色不善,随后也不讲武德道:“文长师弟性子散漫,惯爱丢三落四,我们还是跟着帮忙搭双眼盯着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