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赵光义给她的短信,发觉大宋皇帝文釆虽不如李煜,倒是言简意賅。她想起了在大宋皇宫中那半个月,大宋皇帝常常把她抱在怀中,一起看书,并说他每天都要抽空看几页书,以弥补早年教育之不足。他掛在嘴边的“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了。平心而论,身为皇帝就是要这样保持上进心,才稳得住江山啊!
思虑至此,周薇陡然心惊———难道,自己被大宋皇帝打动了?这怎么可能呢?
十几年来,周薇一直深爱李煜。不管他是唐国皇帝,违命侯,还是陇国公,她同样迷恋这个她从及笄之年就爱上的男人,一心只想要与他朝朝暮暮,甚至生生世世。因此,周薇无法相信,自己竟会变心!何况,七夕就快要来临了,那是李煜虚岁四十二岁生日,也是画堂之夜的十四週年纪念日。怎能在这个时候,离李煜而去?
周薇想了又想,最后决定给一个模稜两可的回覆:“承蒙圣上错爱,不胜惶恐!求待胎儿出世之后,再作定夺。”
既然赵光义没有强迫周薇入宫,而予以选择权,周薇的想法是:倘若这一胎是男孩,为了儿子将来的前途着想,只有忍痛拋下李煜。然而,要是生了女孩,入宫就不会受封为最高等级的妃子,那就不如留在李煜身边。
曹将军夫人把周薇的回信呈给皇帝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赵光义也没有再派人去传召周薇进宫。周薇暗忖:也许自己的犹豫被他解读成婉拒,那就算了吧!于是,她继续安心当她的陇国公夫人,并且为李煜精心筹划七夕寿宴。她发请帖时,也发了一张到武功郡王府,邀请包括永嘉在内的德昭全家。
这时候,德昭再婚已有四个多月了。他的继室王菊芳心胸宽大,同意他只带永嘉一人去参加六哥的寿宴。本来依照礼法,丈夫若是不带正妻赴宴,也不该带妾。菊芳肯破例,永嘉十分感激。德昭看永嘉高兴,就嚥下了原本还要说的话:菊芳已有两个月身孕。德昭欲言又止,最主要是因为,永嘉曾请求不要在她面前谈论任何关于郡王府妻妾之事。虽然,德昭考虑过也许该趁这个机会提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