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囚心生怜悯,不忍血祭,此刻就站出来,可以一并离开。”
岁安话音未落,山间又是一阵凉风,隐约透着阴森,仿佛来自阴间的共鸣。
此情此景,纵使高台之上的少女有天仙之色,一字一句,亦如罗刹鬼语,以至于那“离开”两个字,仿佛包含了些不同的以为,也不知离开这里,是要去哪里。
陛下坚持下旨,要大周各境文武长官来长安奔丧,果然不止是为了祭奠靖安长公主。
昔日贼子不止逃出生天,甚至延绵不息,至今还在兴风作浪,且同党就在他们之中。
今日这里势必有一番风波,可要如何将自己从风波中抽身,成了一件难事。
照这个情形,可能性无非两种。
其一,陛下知道对方是谁,连带其党羽也摸的一清二楚,有的放矢;其二,就是只掌握了些大概的线索;或者只知祸首,却对其党羽范围尚未摸透。
如果是前者,那清者自清,无需多虑,但若是后者,就有些麻烦了。
如何界定是否为党羽?无非是看有没有交集。
可谁知他们当中是否有人在无意中与贼人同党有过往来,甚至关系亲近呢?
寻常时候牵涉这种事便是大大不妙,如今长公主病逝,直接关系到前尘往事,纵使陛下利用了长公主的丧仪,但姐弟之情绝对不假,如今新账旧账一起算,陛下当真有那个耐心听你狡辩?
兴许气到头上,凡与逆贼有来往者皆被视作同党,以绝后患,也不是不可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