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村民的诉求是识字之后, 能更容易找个差事。所以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 她决定是目前不收年纪太小的孩子,只要十岁以上, 十五岁以下的。
这个年龄段,沈瑶华是特地算过的。
一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可以干很多的活了,很多家庭可能舍不得这么一个劳力,自然可以挡住一批人。
二是这个时代女子及笄是十五岁,及笄就可以嫁人了,虽然不一定有村民送女孩子来上学,但她还是卡了这么一个年龄,以免到时学到一半,定亲嫁人了。
三则是这个年龄段,比年纪小的懂事,更容易是自愿学习的,并且学过之后,很快就可以去找差事,或者去做学徒了,性价比最高。
至于不是收下则可以一直学习这一点,则是为了筛选。既然资源有限,自然是留给更聪明或者更努力的孩子。
筛选的内容和积善堂一样,准备每月月底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则驱逐出学堂。
当然,成绩优异者也有奖励,可以减免家人的工时,或是是奖励笔墨纸砚之类的,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
沈瑶华想,他们这样的贫寒农家,又是在古代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并且也到了懂事的年纪了,若是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还不珍惜,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不过既然准备办个学堂,既是是个简易版本的学堂,她也不准备像村民想的旁听这样随便糊弄。
她这边又让孔琴挑了两个人出来,去做启蒙的夫子。
积善堂地方有限,而且沈瑶华也不打算把他们和那群孤儿放到一起学习,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