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难道陛下是为了隐瞒血脉?”
泰昌帝在古氏兄弟的帮助下,认了亲生母亲,随后太后就暴毙而亡。
周易颔首道:“自太祖以降,内侍司出了数十位宗师,其中不乏摄政者,以其心智,岂不会行换太子之事?”
周平安沉吟半晌,隐有所悟:“皇族不在乎血脉,只要陛下姓赵?”
“不止如此。”
周易说道:“纵使周家子嗣登基为帝,哪天知晓了自己身世,你说他是选择认亲,还是灭了周家?”
赵氏皇族传承数百年,已经深入民心,且皇族在朝中、军中把握不少权柄。
周平安以己度人,必然选择后者。
“多谢父亲教导,孩儿妄想,险些害了家族。”
“却也不是没有办法。”
周易话音一转,说道:“先皇划分田亩失败,百姓受反攻倒算,后天顺年间,又有九常侍为祸。”
“若非唐相勉力维持,早就有四方豪杰揭竿而起,如今唐相入狱,朝廷又回到了崩溃边缘,只需外力轻推就会分崩离析!”
周平安说道:“陛下只需遵循唐相旧制……”
泰昌帝刚出生就登基,之后十数年间,唐相颁布了诸多新制,大庆已有中兴之相。
周易说道:“陛下不敢用唐相的人,纵使遵循旧制,换了官吏施行,善政也会成为恶政。”
“孩儿明白了。”
周平安当然明白人亡政息的道理,不过要给父亲教诲的机会,才能多多增进父子关系,恭敬问道:“不知如何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