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种贱籍胥吏。”
周易微微颔首,皇权与胥吏共天下,岂是说说而已?
“辗转数县,非但没能有所为,反而成了同科笑柄,年年得丁下评价!”
犯人喃喃道:“如此这般蹉跎岁月,哪还有什么雄心壮志?索性任由他们去了,每日读读书写写字,衙门事务一概不管。”
理想与前途让现实磨灭,变成了昏官。
周易问道:“这与卢家有什么关系?”
“弘昌六年还是七年,赴任长丰县,恰逢洪涝……江河横溢,人为鱼鳖。”
犯人回忆道:“我照例上了奏折,请户部拨银拨粮赈灾。按照流程,朝廷须先来勘验灾情,再拟定赈灾章程,来来回回折腾许久。”
“大灾人死的差不多了,少拨银即可。小灾自己就过去了,无需再救。”
“哪曾想朝廷迅速下令,从周边数县运粮,又拨了三十万两赈灾银。”
“如此赈灾力度,长丰县定能轻易渡过洪涝。我夙夜难寐,虚度十年光阴,终于能为百姓做些事,以偿父母之遗愿!”
犯人说到这里,顿了顿:“当年闹饥荒,父母临终告诫:日后要做个好官,救百姓于水火!”
周易正了正站姿,这个犯官与之前的,确实有些不同。
天牢中贪官污吏一抓一大把,周易听他们讲自己捞银子的理由,看似千奇百怪,终归是贪图享乐的欲望作祟。
“正当我欣喜若狂的准备赈灾,卢家的人来了。”
犯人恨声道:“一个卑贱的门子,指着天子门生喝骂,粮食和银子是卢家向朝廷要来的,凭什么分给百姓?”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