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听到年轻编辑的话,他立马来了兴趣。不过他看了这么多年的文章,什么优秀的稿子没见过,已经不会再像年轻人一样激动,就笑道:“行,拿来我看看。”
他接过稿子,一目十行地看过去,脸上轻松的表情渐渐被沉思所代替。
这时候的人把文字看得很严肃,总觉得“文以载道”,作品里一定要宣传某些思想才算是好作品。即便是儿童,里面也多少带点说教的成分,或是用些成语典故。
之前看多了这样的,余编辑还不觉得什么,可和手里的稿子一对比,那些就显得有些陈腐了。
他手里这稿子短短一万多字,没有一句说教,通篇用特别简单通俗的语言,写出了发生在小主人公身上的各种趣事,非常清新自然。小主人公的很多想法新奇,
余编辑当即做出判断:这绝对会成为小读者们喜欢的作品!
这样长篇的作品如果刊登,自然是要分成几期连载。对连载作品的选择,杂志社非常重视,不会贸贸然就做决定,万一后面稿子质量跟不上,可就砸了招牌。
余编辑当即对年轻编辑说:“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我来联系作者,了解一下对方后面的部分完成得怎么样了,你把稿子再拿给总编看一看。”他把作者的地址姓名抄下来,把稿子重新交给年轻编辑。
年轻编辑第一次推荐的作品就得到副总编的肯定,激动地去和总编报告了。
余编辑作为副总编,办公室自然安装了电话。他拨了淮水市的区号,跟接线员说了对方的单位,接线员查了半天,总算联系到了那个偏远的矿中学。
学校虽然还在放假,但有值班的老师。余编辑和对方打听之后,意外得知全校只有一个叫徐宁玉的人,但对方是三年级的学生,当即就懵了。
“徐宁玉是个学生?真没有叫徐宁玉的老师吗?”他反复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