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浇灌和施肥上节省的钱也就够上马这么一套系统了,秦小渝觉得这钱花得不冤,而若是火星果园用得好,那就能向其他各村进行推广了。
滴灌系统上马后,首先受益的就是最底层种着的菌种,海鲜菇.白玉菇.蟹味菇这三兄弟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倒不算苛刻,重点就是将温度和湿度维持到菌种适宜生长的范围之中,而这恰好就是滴灌系统所擅长的,配合吴易设计的长短光照系统,尝试缩短菌种的生长周期。
这次尝试很成功,火星庙菌菇三兄弟的种植和十三里沟不一样,他们用的全都是人工培养基,灭菌接种后进行保温保湿遮光培养,一般应该是五十天左右出菇,而这才到十一月底,接种后第三十八天就出现了细密原基,再有三到五天就该出菇了。
“三十八天就出基了?!”秦小渝很是惊讶,可别小看这缩短的十天,这十天就是缩短了五分之一,“那若是再努力努力,有没有可能...”
吴易对她的想法很无语,“缩短十天已经很极限了,若是将湿度温度都掌控好,我们可以在十二月再种一茬试试。”
出菇后一周多就可以采收了,采收后的菌种还可以再长两到三茬,但第三茬长出来的蘑菇一般都营养不良,所以吴易是打算收过两茬后就换一批进行种植的。
不过吴易找秦小渝过来却不光是跟她说这样的好消息的,“眼瞧着这第一茬蘑菇就要收了,咱们是还找白犀生鲜出货么?”
“这事儿我们已经安排过了”,秦小渝胸有成竹,拿出了三份合同,“咱们的海鲜菇.白玉菇.蟹味菇出货量不小,白犀生鲜在绿城的超市要了一部分,另外贺姐帮咱们谈了一家火锅店,另外还有一家私房素菜馆子要了一部分。”
如今的火星庙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需要四处出去推销自个儿的无名小村了,他们在豫西南的农产品批发业中已经有了小小的名气,贺姐刚把火星庙要出菌菇的消息传出去,就有不少人联系了他们。
其中有省城其他的生鲜超市.酒楼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