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他发明了钴酸锂电池正极,这种决定性的材料极大地提升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几年以后,一个岛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石墨材料作为锂电池的负极,靠着这两?个人奠定的基础,锂电池商业化成为可?能。
不过这位大器晚成的材料学家并没有就此停下步伐,1982年,他发明了一种比钴酸锂更?便宜、安全的锰酸锂材料,1991年,制造出了对电动车行业有决定性作用的磷酸铁锂材料。*
虽然几乎以一己之力奠定了锂电池行业的半壁江山,被?称为锂电池之父,但是很?遗憾,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在?这些?伟大的发明中获得太多的利益。
第?1款钴酸锂电池被?发明的时候并不怎么被?世人看好,虽然成功申请了专利,但代价却是直接放弃之后的一系列相关收益。
磷酸铁锂电池更?是因为某位岛国间谍的出现,导致专利提前?外泄,再加上有心人士靠着抱上政府大腿巧取豪夺,原本简单的专利权诉讼彻底变成多方混战,乱得不像样。
从此以后,相关的专利权诉讼就陷入了一场旷世持久的泥沼之中,而且发生纠纷的是仅仅一两?家公司,而是一整个行业。
甚至因为考虑到这项成果太过重要,影响的公司太多,口口声声号称保护专利权的几个大国,却不约而同的选择搅浑水,用各种理由,拖延或者?干脆否定了最初发明者?对专利的要求。
现代文明的虚伪面纱,在?面对真实利益的时候,毫不犹豫的被?撕了一个大洞。
随着几场诉讼的接连失败,以及小金额的庭外和?解,从此以后,这位大佬的发明,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丝毫不叫人意外。*
说起来也巧,之前?和?宋轻予通过好几封邮件的行业大佬,正是这位让人十分钦佩——也相当倒霉的材料学家。
对于专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