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至于曹丕等人,因年纪尚幼,未立寸功,只是成为皇子,未有爵位。
但是听到义父登基,匆匆赶回来的袁鉴得了个长安侯的爵位。曹操又追封他的心中的好大兄袁基为永安侯。对这个爵位大家心知肚明就是丁瑚(袁旦)的。
颜良文丑等人忍不住在心中敬佩袁太仆的识人能力,怪不得他明知不妥,第一之间送出幼子,又想办法保全长子,而被他信赖的人是陛下,而不是袁家兄弟。
事实证明,陛下就是比袁家兄弟更为可靠仁义。而他们费劲波折,也算真正的投了明主,可喜可贺!
但同时也都对比曹操更加忠心,毕竟只要好好是要惠及子孙的。
看着陛下就是做了帝王,也不该初志,满朝皆是欣喜,没了小皇帝虽然有坏处,但好处更多了。
与此同时,听到曹操已经登基,孙权也在兄长的安排下登基为帝。
刘璋思绪良久之后,在刘表跟刘备的支持下,准备拥护刘协年仅是一岁个月的第子刘成为帝,而自己则成为摄政王。
他们都是宗室出身,是汉室最后的希望,所以刘璋决定好好培养刘成,希望他能够成为汉武那样的君王。
其实皇长子因为体弱早夭,伏皇后的二皇子本该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他们都在许县养病。刘璋现在不敢跟曹操接触,所以只能选了皇子这个奶娃子。
紧接着自立为帝的诸侯越来越多,哪怕有的地方不过一个小县城,他们都自称帝王。
“分崩离析,不妥不妥。”曹操摸着自己的胡子,听着不断传来的消息,看着曹欣道:“阿父有生只能,希望能帮你做到天下一统。”
“父皇定然是位比秦皇汉武的君王。”曹欣连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