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好在主公也在最后给了自己一大袋土豆,让给阿母做吃食……得知阿母放不下自己,主公亲笔书写的承诺之后,阿母一直念叨着自己跟对了人,要他尽心辅佐主公。
“我阿母去世时,也求了阿父,让我热孝成婚。”刘阐叹道:“阿母担心,她走后,我不懂处理内宅事务。”
“唉……不说这个,劳烦公子陪我吃素。”吃了一口豆腐之后,贾诩笑道:“我观公子眉头紧锁,是否有难事?我贾文和虽不是什么出名之人,但自认脑袋还算灵光。”
刘阐见他如此亲和,便说了曹操所言之事,以及自己跟阿父的难处。
贾诩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就给他出了个注意。
“益州牧为人宽厚,刘景升刘玄德二人素来好面子,公子只需当众说出主公所要求之事,同时将其传播民间……这二人便是不走,也会失了民心。”贾诩说完,抬头看了刘阐一眼,示意他将身边随从送出去,自己有话说。
“说实话,益州牧此人我也是有所耳闻,爱民如子,这些年将益州治理的极为妥当,益州如今的强盛多亏了益州牧。”贾诩低声道。
贾诩小声的列举了刘璋这些年在益州的作为,大赞他的各种政策,听的刘阐也觉得很骄傲。没忍住就把阿父以及兄长的各种事迹都说了出来。
“只是益州牧最大的短处一样是心善爱民。”贾诩一边引导对方说的更多,一边低声叹道。
“此话何意?”刘阐小声回问。
贾诩低喃:“你觉得益州牧确定许县有神种,而主公有意在自己治下推广此物,益州牧会做什么?”
“阿父会做什么?”刘阐叹息道。
贾诩没有说答案,但是刘阐似乎有自己的理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