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明在1992年5月26日完成清仓操作那天,京都指数下跌了报收1328.17点,下跌了9.24%,这个跌幅也是华夏股市开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京都指数在前一个交易日的最高点位1478.14点成了华夏股市开市后第一波牛市的最高点位。
因为华夏帝国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成立的最后关头被取消,京都证券交易所是独此一家,京都指数运行数据已经不同于喻明前世的上证指数。
喻明的记忆中,1992年5月25日这天上证指数的最高点位是1428.79点,虽然个股的价位和涨跌幅度是一样的,但指数已失真。
5月26日这天也是华夏股市牛熊的分水岭,此后的京都指数是绿肥红瘦,进入了下降通道中。
一般股市跌幅超过20%,基本可以判断股市的牛熊转换。
1992年6月3日,京都指数报收1095.65点,相比5月25日的最高点位1478.14点,已经跌去了25.88%,可以确定华夏股市已经进入了第一轮的熊市阶段中。
在熊市阶段中,虽然也会有少量个股会走出独立的牛市行情,但那是无法分析和把握的,如果刻意去抓这种万中无一的股票,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喻明是成熟的投资者,这种博傻的事情是不会去干的。
如果没有非常明确肯定的投资机会,喻明是不会在熊市中进行诸如抢反弹、炒短线等高风险操作的。
喻明的印象中,在第一轮熊市期间,是有一个投资机会的,这个投资机会就是股票拆细。
目前股市中由于历史原因,有不少面值100元和50元的股票,在新的公司法颁布后,这些股票因为总股本的数量达不到上市公司规定的最低数量,会进行股本扩张,而股本扩张的首要办法就是将这些大面值的股票进行拆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