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同,魂魄修行本来就毫无规律可循,更何况这完全是阴冥老祖自身所创。
阴冥老祖不愧一代豪杰,阴冥功虽为自创,但却秉承着神级功法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规律,尤其是从最后两重中就可以看出。
碗灵刚刚得到的功法口诀同样分作九重,前七重和以前的功法基本一致。阴冥老祖恐怕是有意为冥通山后人留下一些东西,所以对这部分功法没有丝毫隐藏。
第七重功法是在阴冥域场中形成七个光团。这光团因属性的差别,颜色各异,但三属性以上相融后,会在阴冥域场的特效下,呈现乳白色的光晕。
第八重功法当然是关于这七个光团如何使用的问题,冥通山主虚和主噬两派也正是由此产生争执。
主虚派认为七个光团应该对应神体的七个魄穴,由七个魄穴共同承担阴冥域场阵核的作用,分担源魂的负担,由此发挥阴冥域场的威力。主噬派则认为阴冥功重在吞噬,应该将能量核心点尽可能的集中,七个光团必须保留在源魂里,这是阴冥功最为犀利的攻击手段,第七重功法的实际效果也正是
如此,这七个光团乃是阴冥功的主战力,吞噬源魂和能量,震慑群雄。碗灵得到的第八重功法和主噬派的观点很类似,只是主噬派在将七个光团保留在源魂中的下一步做法略有偏颇。其实也算不得偏颇,阴冥功本就是人为所创,只
有修行路线的不同,不存在谁对谁错之分。
阴冥老祖主张将七个光团从无到有,从分到和,再从有到无的转变。
先是生成七个光团,然后在第八重相融,幻化成碗灵源魂中的这一个光团。
而到了第九重,光团也同样消融在源魂里,那个时候的源魂,就成了一个真正的黑洞,一切皆无,但却一切都不得靠近,吞噬成了它唯一的代名词。
碗灵获取功法传承的同时,更是凭借两根阴冥针的融合,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