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出一幅充满各种符号与信息的战役汇总图像。随着信息的进一步合拢,她也在构想着下一步的计划。由于她久未出声,朝堂的衮衮诸公只得先行开始讨论。
“现在看来,淮河防线要守不住了。”周亮仪皱眉说道,“根据各方的消息汇总,拓跋梁在淮南、临淮、庐江三郡投入了至少超过三十万的兵力,这分明就是想毕功于一役,一战灭亡我大周。”
“应该是收到了洛京那边的消息。”萧扬望沉声道,“司隶校尉最近频繁观察到上原密探往返异族军营,他们之间的联系正变得愈发紧密。”
“此不过自知其将亡,而相与为援耳。”萧伏威冷哼道。
“平江郡侯说得是。”
众人纷纷赞同,无论打不打得赢,这气势上必须先占得上风。
“如今之计,应当退保大江,再图后谋。”周亮仪说。
事实上,这也是当下大周一方的主流看法。
江淮防线,核心还是依托淮河和大江两条天险防守,其中的河网作迟滞之用。现在淮河一线被全线突破,败军之势明显,那么在江淮之间大片土地的守备价值便会逐步下降。
简而言之,为了消耗敌军力量,干扰后勤补给,小股部队守城可以,大部队死磕绝无必要。
“谢相的看法呢?”久未出声的谢明任笑着问道。
这位陈郡公目前已经不怎么参与决策族中事务,只是充任朝廷的尚书令表表态,其他的权力全部交给了自己这个最优秀的孙女。
“诸位大人的意思我已经明白。”谢令婉微微颔首,“退保大江的确为最稳妥之策,采取此方案,断无出错可能。”
“但是,各位是否忘记考虑了一个问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