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这座怡红院,应该是面积最大的,布置得更是华丽精巧,没有明显的隔断,四面皆是雕空玲木板,或“岁寒三友”,或“流云百幅”,或山水人物,或翎毛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样,皆是名家雕镂五彩,销金嵌玉。或贮书,或设鼎,或安置笔砚,或供设瓶,或安放盆景,其样式或圆或方,或葵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团锦簇,剔透玲珑,让人叹为观止。
倏尔五色纱糊,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而且满墙都是依照古董玩器之形抠出来的槽子,如琴、剑、悬瓶之类,俱悬于壁内,又都与壁相平。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断,及至跟前,又被一面书架拦住去路,回头又有窗纱明透门径。
啧啧,难怪刘姥姥进大观园,误入怡红院内竟迷了路,饶是贾环,此刻也有点眼缭乱,要不是是晴雯在前面带路,只怕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走。
这时,晴雯领着贾环行至一处,却见迎面走来一名明眸皓齿的美婢,以及一名唇红齿白的翩翩佳公子,定神一瞧,敢情竟是一面玻璃大镜,镜中的美婢和佳公子自是晴雯和贾环本人了。
这时的大晋还没有烧玻璃的技术,这面门板大小的玻璃镜子自是舶来品了,价钱绝对不菲。
正当贾环感慨之际,晴雯已经带着他转过了那面镜子,来到了贾宝玉的起居室内。室内燃着火炉,炭火红红,温暖如春,只见宝钗、黛玉、宝琴和三春均在,围坐在桌旁行酒令,莺声燕语,好不热闹。
“环弟来了。”贾探春见到贾环,连忙离席迎了上来,欣喜地问:“这么就快回来了,珍大爷不留你?”
贾环随口道:“留倒是留了,不过甚是无趣,领了两杯我便托辞离开了。”
林黛玉一直留神听着,闻言暗自点头,原来她虽然深居内宅,但对贾珍贾琏之流的龌龊行径也有所耳闻,自然担心贾环与他们厮混一处,会沾上那样的陋习,如今见贾环根本跟贾珍之流玩不到一处,自是放下心来。
“这样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