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方面仅仅只剩下了一个师团的兵力,预估在两万人左右。”
“而我军的兵力是十八万人!”徐次宸将军强调:“如果李长官能够谋划得当,想必应当能够取得不小的胜利,再不济也能够将其重创,光复大量的失地,”
道理,实际上在场的人都懂。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
但问题就是,此次反攻所需的物资、以及武器装备从哪里来?
39年4月,国内的军工产能刚刚复苏,一些内迁的工矿、军事工业开始恢复生产。
换言之、这个时间点的统帅部至少需要准备六个月,才能够在支持九战区反攻南昌作战的情况下,匀出让五战区趁势反攻所使用的武器装备。
国军部队这个时候的兵员素质虽然较差,但中下层军官的素养并不差,政治素养也基本上合格。
黄埔军校的政治课程比例过半,黄埔九期及以后培养出来的中下级军官称之为中流砥柱亦不为过。
至于为什么总吃败仗。
物质保障方面的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何应钦一提物资准备不足.众人也就不说话了。
常瑞元对这种近乎浪费时间的军事会议,实际上没有多少的兴趣。
这样的讨论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而且基本上没有太多有营养的话题。
“散会~!”常瑞元并没有叫停何应钦下命令要求楚云飞所部收缩兵力的电报。
也没有同意策划五战区相应的反攻计划。
战争打到了现如今这个地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