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仅如此。
如果是想要生产火炮的话。
火炮的撞针必须要至坚至韧。
复进机的弹簧也必须要达到惊人的降伏强度与伸长率。
在往复磨耗之中承受更大的交变应能力。
炮架也无法继续使用铸铁、否则的话无法承担新式火炮的压力。
至于上海兵工厂所使用的合金钢。
实质上是奥地利工厂外销的成品,上海兵工厂实质上只是个装配工厂。
一直到抗战爆发之后。
基本上参战的各个主要国家生产的钢铁数量都在数千万吨。
但是民国呢?
上海钢铁厂、第三兵工厂的西门子1.5吨电钢炉。
n省办中国电力制钢公司美国匹兹堡0.5吨电炉,但是这东西仅仅只是能够制造工具,无法应用在军工产业上面。
民国的百水桥研究所材料实验处在抗战时期自制了一座小炉,搭配自制的坩埚、勉强能够生产极少的合金钢,但不具备使用价值。
真正有使用价值的合金钢厂是重庆电力炼钢厂的第二十四兵工厂。
一座3吨的“穆尔”式电弧炉。
在抗战期间又自行安装一座战前购买的德国产三吨钢炉。
就是这两个钢炉,在抗战时期生产了钢材一千余吨。
所有的钢炉只是勉强供应步枪、机枪的生产,至于火炮用的特种钢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