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雷琴”现藏于故宫博物馆,完好如初。而“崩霆琴”却不知去向。
谭嗣同被捕后,大刀王五非常着急,买通狱卒,召集武林人士准备解救谭嗣同。可是谭嗣同却愿以自己的牺牲唤醒麻木的国人,甘愿为变法流血。谭嗣同在赴刑场之前,将“凤矩剑”交给了大刀王五。
而大刀王五率义和团攻打洋人教堂,被八国联军枪杀。大刀王五被杀后,头颅被砍下挂在了城门上。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将王五头颅取下埋葬。当真是个个赤胆忠心,前赴后继,不过凤矩剑从此不知下落。
一代侠义师徒就这样被历史的大潮吞没了。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只是沧海一粟,却因为侠义之举流芳百世,传颂千古。
黄超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了凤矩剑,多少钱也得买下,因为它承载了两位爱国人士的高义和情怀,见证了两位爱国人士的一片丹心。
美黛知道日本古玩店有个小经验,只有你买了一件东西,老板才愿意把自己的好收藏拿出来让你看。所以美黛先问了问凤矩剑的价格,老板道:“真心买吗?不二价,一百万日元。”黄超对这价格很满意,毫不犹豫地划了卡。
美黛又问老板:“你不是说还有张琴吗?能给我们看看吗。”老板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箱子,从里边拿出一张琴放到柜台上。
这张琴龙池、凤沼为长方形,贴红木、檀木双边。黄超轻轻敲敲琴面,桐木的。反过来看看,琴底为梓斫,也对。再看冠角、岳山、承露由红木所制,牛角雁足,象牙琴轸,蚌徽,和记载的一模一样,而且保存完好无断纹,黑色亮漆。再看琴名“崩霆”二字下有“雷经其始,我竟其工,是皆有益于琴,而无益于桐,谭嗣同作”的题款。龙池内侧有腹款:“浏阳谭嗣同复生甫监制”、“霹雳琴第一光绪十六年庚寅仲秋”。琴上有挽联句:“忍不携二十年刎颈交同赴泉台,漫赢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
这两张琴为什么叫“崩霆”和“残雷”呢?原来谭家宅院有两棵高约六丈的梧桐树,一年盛夏一颗遭到雷击。谭嗣同长大后以梧桐残干,制成二张古琴,所以命名为“崩霆”和“残雷”。这两张琴的琴名和题款均为谭嗣同亲笔墨宝,挽联是他肝胆相照的挚友唐才常所写,这给与了它不同于一般清琴的价值,弥足珍贵。
老板说道:“你们应该知道,这是谭嗣同的琴,传承有序,两千万日元,还是不二价。”虽然谭嗣同的琴比不上唐琴,但是也有着非凡的意义。黄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