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当年的《侠女》,那可算是武侠片不能越过的大山!
他当初拍了《龙门客栈》,大火——没错,后来徐克拍了《新龙门客栈》。
《龙门客栈》大火,他有底气跟老板要更多钱,拍大制作!
他先用一年多搭景,又在拍摄中为等芦苇长高暂停不拍。
经常一个镜头从早拍到晚都不能令他满意,导致《侠女》的拍摄周期越拉越长。
公司老板对胡金铨已经费1500多万,电影却连一半还没有拍到的情况很不满,便瞒着胡金铨把拍好的部分剪辑上映。
结果可想而知,票房自然惨败。
在那个时长大都是八九十分钟的商业片的年代,《侠女》三个多小时的长度显得格格不入,又是文艺片,带着天然的劣势。
《侠女》的失利令胡金铨很失意。
于是在1975年,自己出资带着重新剪辑的国际版《侠女》参加戛纳电影节。
先是获得了第二十八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后获得了最高综合技术奖。
顺利卖出海外版权,弥补了之前的亏损。
胡金铨也因此被当时的电影杂志评为当年的世界五大导演,成为第一个被国际上认可的具有作者性的华语电影导演。
《侠女》那真是一部如同水墨山水画一样的艺术品!
而李黑子执导的《杨贵妃》也曾在1962年获戛纳最高技术大奖,成为首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电影。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