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著作在市面上争奇斗艳,人道主义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在文艺学术界百家争鸣。
这股西方世界思潮的席卷不仅在知识分子阶层反响强烈,就连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它的踪迹。
比如当时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你只要在相亲的时候捧上一本弗洛伊德的作品,那么这段相亲就肯定成了~
《顽主》之中就调侃了这种现象。
女:“哎,弗洛伊德说当儿子的都想跟自己妈结婚,对吧?”
男:“跟我妈结婚那是我爸。我不可能在我爸跟我妈结婚之前先和我妈结婚,错不开啊!”
还讽刺了一些奖项——拉着一群不懂文学的群众演员,背几个句子,捧着个坛子当奖杯,再请“作家”上去讲几句话便圆满谢幕~
片中葛尤有一句台词:“我就是一傻波依,您甭为我操心”,像不像后来网友们自嘲屌丝?像不像后来的躺平~
而这一年,葛尤算是时来运转了,刚刚拿了柏林金熊的老谋子也看上了他,找他拍了《代号美洲豹》。
可惜了~
葛尤不擅长这个题材,老谋子也不擅长,第一次商业尝试失败~
这一年还有一部电影《疯狂的代价》,导演周晓文(后来在《天龙八部》里演过扫地僧),编剧芦苇,西影厂出品。
影片讲述的是少女被侵害的敏感题材。
镜头一开始就是感情深厚的两姐妹共浴画面,只不过是隔着有水汽的玻璃拍摄的。
虽然以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