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法,但是一些症状的描述和自闭症的一些症状是非常相似的。
古代很多书籍中都有自闭症的相关记载,还有药方记载。
如古书《辨证录》中描述了一种呆病,症状表现是终日不言不语,不知善恶.....看似和自闭症的某些情况相似。
在一些传统医学书籍中,对自闭症的描述和认识一般为:“童昏”“语迟”“清狂”“无慧”“视无情”“目无情”等,这和现代自闭症的一些症状都非常相似。
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提出: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补肾的基础上加菖蒲丸,心肾并治。
宋代《太平圣惠方》提出:治小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令儿语迟,芍药方。
清代《医宗金鉴》提出:小儿五迟,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肾亏,至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连长,坐不能稳等等,不胜枚举。
可见中国古代也是有自闭症的患者的。
要说古代历史人物中,谁是自闭症,大部分都源自于当代网友的推测。
在一些论坛发起的讨论中,很多网友认为像诸葛亮、明神宗朱翊钧、齐威王这几位人士很可能是自闭症,包括喜欢隐居的陶渊明也可能是自闭症。
这些人士要么是性格比较“古怪孤僻”,要么就是喜欢“隐居”,再加上非常有才华,很可能身上有某些高功能自闭症的倾向。
像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两岁不会说话,六岁不会走路,八九岁了还口齿不清,最后成为了四绝才子——所谓“四绝”,就是指诗、文、书、画俱佳。
最后他活到了九十岁,是四大才子中笑到最后的那个。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