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是疑人也用,用人也疑。他没有指挥的才能,但他有政治家的眼光。郑清鹰是他最信任的一个,更何况菲律宾的李清泉、印尼的庄西言,新加坡的陈嘉庚都是从民国建立以来不惜余力支持他的南洋华侨。
郑清鹰严肃地说道:“如果再组建一支这样的部队,我敢保证广州至钦州一线固若金汤。南洋华侨如果能掏腰包组建第二军,我会考虑在钦州驻扎一个空军团。咱们都是商人,只有南海安全,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和国内做贸易。”
黄强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对郑清鹰说道:“军服按照你们第一军的风格设计,十二个师、三个旅我还真的没有这种能力,让肖刀继续担任司令,我来做他的参谋长。”
由于严格的招兵制度,很多人都失望的离去。没有文化的不要,岁数超过二十二岁的不要,身体瘦弱的不要,个子矮小的不要。新兵要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只有达到了要求,才能真正的被华侨第一集团军正式录取。
陈嘉庚吓的脖子一怵,伸伸舌头夸张的说道:“这么多?我们三家办不到,但南洋的华人多得是,大家共同起来,一定能完成咱们的计划。”
“很多人是奔着上海第一军的名声来的。都知道他们能打胜仗、生活、装备都是一流的。我们有什么?吃的粮食不是发霉了,就是参上了沙子。士兵们连一件干净的衣服都没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江南,从中原逃亡过来的难民数不胜数。尤其是小本占领广州、进攻南宁后,大批的难民和青年都失去了生活的工作。他们不愿意加入国民党部队,但华侨第一集团军竖起招兵旗,踊跃报名的竟然排起了长队。
你看看他们的招兵处,白馍馍、新军装、肉罐头、钢盔、军鞋,纯羊毛毯子,丝被子,洗漱用的脸盆,牙杯牙刷,单兵睡袋,防毒面具,雨衣,单兵背包。我若是聪明的青年,也会来这样的部队风光一回。”
郑清鹰承认黄强说的:“你说的没错,我最少一季度的收入扔到了这支部队上。但我高兴,有了这支部队,南海一线小本再也别想来横行!有了华侨第一集团军,你们未来作战的缴获又能偷偷地建立起更多的游击队,这叫良性循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