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蒙哥又更换了几乎所有军、师一级的指挥员,大量提拔了年轻军官担任军事主官。就这样第八集团军的大权牢牢的被蒙哥握在手。而那些年轻而热血的军官,也被蒙哥用升官的手段刺激的浑身发热,恨不得马上就去找隆美尔平事。
一番大的清洗过后,第八集团军俨然成了蒙哥的自家的菜地,那是想栽就栽,想种就种。
事情完全像蒙哥预料的那样发生了。简直可以说,在阿拉姆哈勒法山战役的最初几个小时内,隆美尔就打输了。实际上,英国空军在8月30日黄昏就开始出动,用“威灵顿”轰炸机轰炸了隆美尔的装甲车停车场。当非洲军团在地雷场奋力开辟通道的时候,他们发现地雷场比预计的要宽得多,复杂得多。第一个通道直到8月31日凌晨4点30分才开辟出来。早上8点,隆美尔接到报告说,进展仍然十分缓慢。第21装甲师的冯傅斯麦将军被地雷炸死,而非洲军团指挥官涅林也因受伤而不能指挥。拜尔莱因接管了涅林的指挥,并和隆美尔一起决定继续进攻,企图在夜间迅速向东猛冲。其结果是德军坦克纵队在雷场进展缓慢而英军第8集团军和空军则已完全做好准备:坦克已开到战斗位置待命,炮兵也已做好开炮的准备。
在沙漠空军的协助下,蒙哥马利在阿拉姆哈勒法山着实教训了隆美尔一顿,并使他对此教训铭记终生:“谁要是被迫同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敌人作战,即使他拥有最新式武器,也将像原始人同现代欧洲军队对阵一样,处境十分艰难而绝胜利的可能。”
9月2日,隆美尔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撤退,并在3日加快了撤退速度。迫使隆美尔撤退的重要原因是沙漠空军轰炸了隆美尔用以发动攻击的后方基地托布鲁克,使他得到补给的可能性消失了。缺乏汽油意味着他力重新发动攻击。
由于坦克在松软的洼地上行进非常浪费汽油,隆美尔采取了一个折衷方案,命令他的装甲部队向北作预定的左包抄运动。这样德军坦克就朝着英军第22装甲旅的隐蔽着的坦克开过来了。坦克战爆发了,两军互有伤亡,但是德军被牢牢的钉死在了阵地前面,毫建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