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辽河入黑口约十公里处的芦苇丛中,一位看管芦苇塘的工人发现了疑似巨龙的骸骨,并且在尸骸的旁边还有一个近17米长、6米多宽的土坑,就好像是巨龙临死前痛苦挣扎所形成的。
随后,当时的营口第六警察署,就组织大量人员将巨龙尸骨给搬回去,摆在码头的空地上供人们参观。
当时的盛京时报更是对此图文并茂,写得玄之又玄,内容大致如下:
此龙气味强烈,头部长有一对三叉犄角,脊骨宽约3寸有余,两侧附有肋骨,平均长度约为6寸,通体长约10米,共有28段,浑身上下仅剩筋骨,皮肉已经不见。
散落的鳞片足足有两大箩筐。
当时这则报道一出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成千上万人争先恐后的坐火车前往营口,只为一睹龙的真实样貌,导致当时去往营口的火车票都涨价。
很多目击者都表示,巨龙头上长着一对分叉的犄角,腹部有四只爪子,鼎地都散落着龙鳞,臭不可闻。
后来这具龙骨被保存在营口师范学院以供研究,但由于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导致龙骨在战争中遗失,下落不明,营口坠龙事件也就此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直到2004年,央视的走进科学栏目组对当年营口坠龙事件的目击者进行大量走访,并结合盛京时报的图片进行调查与剖析后,得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答案……
这其实是一只搁浅的须鲸,在岸上因为长时间缺水而死,所以人们当时看到的巨龙骨架,实际上就是一头徐鲸的骨架,并非是什么真的龙。
而专家之所以会给出这样的结论,正是因为当年盛京时报所留下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中能清楚地看到巨龙骨架与须鲸骨骼高度相似,并且龙角长得实在是太歪了,左右两侧完全不对称,右侧龙角居然长在了眼眶的后下方,这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